确实,装修增项是很多人踩坑的重灾区,尤其是新手容易被套路。其实这些“公认套路”大多有迹可循,提前了解就能避开80%:
常见增项套路(附应对办法)
1. 合同里“漏项”,施工后逼你加钱
比如故意不提“拆旧垃圾清运费”“墙面基层处理(铲墙皮)”“瓷砖倒角费”,等开工了说“这些是额外的,不加钱干不了”。
✅ 应对:签合同前拿着设计图,逐字核对“施工内容”,把“拆旧、清运、基层处理、洞口修补”等细节全写进去,注明“除合同列明项目外,无其他收费”。
2. 材料“升级”套路,低价换高价
比如合同写“环保乳胶漆”,进场时说“这款没货了,升级成更好的XX牌,补差价500元”,其实两款质量差不了多少。
✅ 应对:合同里写清材料品牌、型号、规格(比如“多乐士竹炭净味五合一,型号A890”),注明“缺货需无条件换成同价位同品质产品,不得加价”。
3. 隐蔽工程“多算量”,事后难查证
水电改造最容易,比如实际用了30米管线,结算时按40米算,你看不到埋在墙里的部分,只能认栽。
✅ 应对:水电布管后,亲自拍照/录像存档(拍管线走向、长度),结算时对照合同里的“单价”和实际用量算钱,多出来的坚决不认。
4. “好心建议”实为增项
工长可能说“你家卫生间太小,建议做壁龛更实用,加2000元”“厨房吊柜多做一组吧,才1500元”,看似贴心,实则加钱。
✅ 应对:提前确定好所有设计细节,施工中临时加项的,一律说“先记下来,我考虑下”,别当场答应,回家算清楚预算再决定。
其实对付增项的核心就是:把丑话说在前面——合同写细、证据留足、不轻易妥协。遇到工长玩套路,直接拿出合同对峙,大部分时候他们就不敢乱来了~ 你家目前到哪一步了?有没有遇到类似情况呀?